猪打架原因
猪打架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密度过大:
猪属于群居动物,以前的猪一般属于散养无论从生活习性或者空气中质量以及密度上讲都是现在集约化养猪不可比拟的,所以在现代化高密度的饲养条件下,空气质量差,有害气体含量过高,或者粉尘过大,都容易增加猪咬架的几率。
2.群体大,个体差异大:
群体过大、强弱不均,为争出群序,会发生打斗。
3.猪吃不饱饮水不足:
猪群因饥饿、饮水不足、抢食都会发生争斗。
4.猪群中混入陌生猪只:
由于混入陌生猪只,猪身上的气味与其他猪不一样,而猪的嗅觉又比较灵敏,所以很容易造成猪群咬架。
5.采食时间太长、光照过强等:
由于采食时间过长,猪身上或者饲料很容易被粘在猪身体上,吃不饱的猪或者其他猪为了抢食或者吃食,就容易造成猪群咬架,光照过强,猪皮肤容易过敏,身体不适,就容易蹭痒,或者造成精神狂躁从而发生咬架。
6.空气污浊,粉尘过大、温度过高、湿度较高:
猪在这种条件下,身体不适,时间久了就容易造成猪本身的正常机能紊乱,从而造成猪本身精神吭奋等,增加猪的攻击性而造成咬架。
7.体外伤口流血或有生理性疾病: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外伤出血,或者某些疾病造成的气味改变,如血液的腥咸等气味,猪由于某种疾病造成的身体气味,尿液气味等改变,很容易被其他猪识别出来,从而造成群体攻击,就像一群人在吃饭,忽然来了一个由香港脚,或者有狐臭的人坐在餐桌上,肯定会被大家痛扁后赶出去。
8.高能高蛋白饲料,添加剂,长期用药等因素:
如高能高蛋白饲料,高砷日粮,高铜日粮等因素造成的肝肾负担过重,机体中度,猪机体上火等因素,长期用药造成的肝肾负担过重乃至损害,机体消化道乃至内分泌紊乱等因素,造成的猪精神问题,肝气郁结造成的上火,狂躁不安等等,从而造成猪咬架。
9.饲料原料霉变质、不新鲜:
由于原料发霉变质,或者不新鲜,有气味,适口性不好等因素,造成的猪群采食量下降,不消化,慢性中毒等因素,造成猪吃不饱或者中度状态下的代谢问题,从而造成猪咬架。
10.遗传性好斗,应激:
由于某些猪本身的遗传因素或者受到强烈的应激,小猪本身的打架贪玩心理等因素,从而造成猪群本身的好斗而引起咬架。
11.猪上火,或者肝气郁结,代谢因素以及病理因素:
由于当前的集约化养殖,密度过大,猪群高能高蛋白的饲养模式,很容易造成猪群上火,添加剂,激素等原因又容易造成肝肾负担过重,肝气郁结不散,情绪受到影响,精神沉郁活着吭奋,或者某些慢性疾病等原因造成的猪群精神问题,猪本身的代谢产物或者身体气味发生改变,都容易造成猪群咬架几率的发生。
12.日粮中蛋白不足,某些微量元素不平衡:
由于猪群本身的品种,原料乃至饲料的设计问题,加上目前科学的发展并没有完全的研究出动物的全部营养需求,所以某些微量元素乃至猪本身的需求,所以避免不了个体差异,品种差异,本身的采食以及消化利用差异,饲料原料本身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下,避免不了某些猪会出现某种营养物质或者微量元素缺乏,从而造成猪群咬架的发生。
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多种多样,从根本上说治疗或者控制此种疾病,首先要剥茧抽丝,寻找可能引起此种问题的根源。通过对整个饲养模式的了解,细致的检查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一步步的分析,溯本求源,找到引起这些问题的环节,一个个的加以改善,做到空气质量,饮食,饲养,管理,乃至猪本身的需求,根据自身条件,尽量的满足,从而降低或者控制此病的发生。
综合防治
1、合理组群
要将品种、体质、体重和采食量等相近的猪放在同圈饲养。
2、满足猪的营养需要
饲喂全价饲料。当发现有咬尾时,可在饲料中适当增加复方维生素及矿物质,喂料要定时定量,严禁饲喂霉败饲料。
3、饲养密度要适当
要保证每头猪有足够的占地面积,如3~4个月的猪,占栏面积应为0.5~0.6平方米。
4、环境要求达标
环境要求要有良好的保温、通风、防潮及适当的光照设施,以保证舍内卫生干燥、通风良好。
5、仔猪断尾
可在出生后1~2天对仔猪进行断尾。据资料报导,断尾后发生咬尾的仅占0.25%,而未断尾的发生率为6.86%,相差27倍。
方法:用钢丝钳子在距尾根1/3处连续钳两钳,距离为0.4厘米左右将尾骨和尾肌钳断,将血管和神经压扁,皮肤压成沟,钳后约10天,以后部分即可脱掉。此法不出血不发炎,效果很好。
被咬的猪只要及时处理:用0.1%高锰酸钾冲洗消毒,并涂上碘酒或氯化亚铁溶液,防止化脓。对咬伤严重的可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 |
|